咏神京八景 其四 卢沟晓月

长桥弯弯饮海鲸,河水不溅冰峥嵘。
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横。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鬣湿。
忽惊沙际金影摇,白鸥飞下黄芦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咏神京八景 其四 卢沟晓月》是陈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陈孚,字刚中,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人。他是元代著名的学者,曾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并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等职,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他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纪行诗和七言古体诗。
  1. 作品原文及译文
  • 原文:长桥弯弯饮海鲸,河水不溅冰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横。
  • 译文:弯曲的长桥如同海中的鲸鱼,河水在桥下流淌,并不溅起波纹。远处传来了几声鸡鸣,灯火在夜色中显得模糊而遥远。残破的月亮还映照着长庚星。
  1. 作品赏析
  • 陈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卢沟桥清晨的景象。首联“长桥弯弯饮海鲸”描绘了桥梁宏伟与河流宁静的和谐画面;颔联“河水不溅冰峥嵘”则进一步强调了晨曦中河水的平静与寒冷的冬日景色相映成趣;颈联“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横”则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
  1. 写作背景
  • 元代时期,北京作为大都(今北京)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金代的燕京八景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咏神京八景·其四·卢沟晓月》的创作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了当时北京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政治背景而作。

通过深入了解陈孚及其代表作《咏神京八景 其四 卢沟晓月》,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诗歌艺术,还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