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文质

蓟门风雪貂裘敝,寒橐能多季子金。
万里壮游孤砚在,十年归梦乱山深。
春来草色生南浦,日暖莺声满上林。
空阔庭前看流水,浮荣何足累初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邓文质》是一首由元代著名诗人陈旅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

  1. 作者简介
  • 陈旅(约公元1305年—约公元1368年),字众仲,号嵩溪。莆田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博学多识而闻名。陈旅幼年丧父,但并不因此放弃学业,而是勤奋好学,最终成为国子助教,并出仕为江浙儒学副提举。
  1. 诗歌原文
    蓟门风雪貂裘敝,寒橐能多季子金。
    万里壮游孤砚在,十年归梦乱山深。
    春来草色生南浦,日煖莺声满上林。
    空阔庭前看流水,浮荣何足累初心。

  2. 诗歌解读

  • 首联:“蓟门风雪貂裘敝,寒橐能多季子金。”这两句描绘了冬日里蓟门的严寒景象,同时也暗喻了诗人自己身处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 颔联:“万里壮游孤砚在,十年归梦乱山深。”表达了诗人虽历经万里之遥的游历,但心中始终怀有归乡的梦想。
  • 颈联:“春来草色生南浦,日煖莺声满上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尾联:“空阔庭前看流水,浮荣何足累初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看得更轻,更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初心。
  1. 创作背景
  • 《送邓文质》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陈旅在仕途上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问和道德的执着追求。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特定时期,如被贬或者离任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邓文质的祝福和对其人生道路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送邓文质》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 语言优美:诗歌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用词考究,句式整齐,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
  • 哲理性强:诗歌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如“浮荣何足累初心”等句子,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陈旅的《送邓文质》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记录了元代文人的风貌和心路历程。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