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南山寺,清凉一壑风。
慧光明佛日,梵语隐天宫。
岩洞留云在,池泉与海通。
三平人去后,石虎势穹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重到南山寺,清凉一壑风。
慧光明佛日,梵语隐天宫。
岩洞留云在,池泉与海通。
三平人去后,石虎势穹窿。
《重游南明山佛日寺》品读
陈镒,元代诗人,以《重游南明山佛日寺》留名于世。此诗是一首描绘南明山佛日寺风貌的五言律诗。诗中,陈镒通过“重到南山寺”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幽静的自然环境之中,让人仿佛能听见山谷间的风声和鸟语。
在这首诗中,”慧光明佛日,梵语隐天宫”这一句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描绘了寺庙内佛光普照的景象,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岩洞留云在,池泉与海通”两句更显灵动生动,描绘出一幅山岩洞穴与泉水相连,如海之宽广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和谐共存。
诗人并未止步于对美景的描写,他通过对比“三平人去后,石虎势穹窿”,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往昔岁月的缅怀。这种对比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重游南明山佛日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陈镒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南明山佛日寺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我对这位元代诗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