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搆秀峰下,清江长在门。
吟看辋川树,眠借武夷云。
白石种成玉,瘿藤刳作尊。
谁为知己者,竹祖与桐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结搆秀峰下,清江长在门。
吟看辋川树,眠借武夷云。
白石种成玉,瘿藤刳作尊。
谁为知己者,竹祖与桐君。
《题段氏山房》鉴赏
陈谟(1305—1400年),字一德,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幼年时就能写诗作文,尤其精于经学,旁通于子史百家。尽管他选择隐居不仕,但其作品《题段氏山房》却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坐落在秀峰之下的山房景象,清江长流水声潺潺,辋川树影婆娑,武夷山云雾缭绕。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其中,“白石种成玉”与“瘿藤刳作尊”,不仅形象生动,更隐喻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中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理解。而“竹祖与桐君”则暗指知己难求、知音难遇的无奈。
陈谟的诗作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他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融入其中,使得《题段氏山房》成为一首既具美感又充满哲思的佳作。
在阅读《题段氏山房》时,我们不难发现其独特的韵味与意境,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深邃的思考和高远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不仅是对美好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一种深度观照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