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 其二

喜君连日情相厚,贶我华星句每饶。
流水浣花工部兴,春山啼鸟买臣樵。
桃枝削杖随商老,笋箨裁冠托汉朝。
双剑雪霜深閟匣,莫将虎气夜干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其二》”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陈谟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谟(1311年—1389年),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号海桑,学者称其为“海桑先生”。他幼能诗文,精通经学,旁及子史百家。在隐居不求仕的时代背景下,陈谟深入研究经世之务,强调学必敦本,并提倡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等各方面的知识学习。
  1. 诗歌原文
  • “隔窗风雨送元宵,自种花灯慰寂寥。邻舍已添榆社鼓,江亭却忆酒旗招。”
  1. 诗中意象
  • 隔窗风雨: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窗外景象,风雨交加,但作者并未被这恶劣天气所困扰,反而用“自种花灯”来慰藉内心的寂寥,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与豁达。
  • 榆社鼓酒旗招:通过描述邻居家添加的榆社鼓声和江亭上酒旗招展的景象,反映了节日期间人们欢聚一堂、热闹非凡的盛况。

通过对《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其二》的分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还能领略到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情境与精神世界。陈谟通过这首七言律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