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虎榜山

已较文场艺,俄经虎榜山。
上有欲落石,下为无底渊。
诗人昔好事,留字嵌空间。
摩挲殊未可,驻目但悠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虎榜山》是元末明初诗人陈谟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1. 创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 《过虎榜山》的创作背景与元末明初的陈谟有关。陈谟字一德,是江西泰和人,幼时便能诗文,精于经学,旁通子史百家。他虽然隐居不求仕进,但致力于经世之务,强调学问必须敦本,且需变化气质,学习礼乐、刑政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洪武初年,他被召至京师议礼,后因身体原因辞官归隐。
  • 作者陈谟: 陈谟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思想家。他主张学必敦本,注重文化修养和道德教育。他的这种思想在其著作和诗歌创作中均有体现。
  1. 诗歌原文:《过虎榜山》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已较文场艺,俄经虎榜山。  
上有欲落石,下为无底渊。  
诗人昔好事,留字嵌空间。  
摩挲殊未可,驻目但悠然。  
  1. 作品赏析与评析
  • 文学价值: 这首诗在文学价值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过虎榜山》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对“虎榜山”这一特定地点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境界。
  • 艺术特色: 诗歌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诗中既有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这种直接而真挚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过虎榜山》不仅是陈谟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元末明初文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