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中秋

移榻近前荣,良时引兴清。
雨从晡后散,月向夜深明。
灵兔曾无恙,孀娥若有情。
举杯邀对酌,隔岁好寻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卯中秋》是明代诗人陶宗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陶宗仪,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已知他活跃于元代,其创作多涉及当时社会与个人经历。
  1. 诗歌原文:《己卯中秋》移榻近前荣,良时引兴清。雨从晡后散,月向夜深明。灵兔曾无恙,孀娥若有情。举杯邀对酌,隔岁好寻盟。

  2. 诗意解析

  • “移榻近前荣”描述了诗人在明月之下移步至明亮之处,享受着美好的月光。“良时引兴清”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美好时刻里,心情变得宁静而愉悦。“雨从晡后散”描绘了月亮出现后,雨水逐渐消散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清新感。“月向夜深明”强调了月亮直至深夜都保持明亮。“灵兔曾无恙”可能指的是中秋节的象征性动物——兔子,暗示着它依然安全无忧。“孀娥若有情”中的“孀娥”指嫦娥,是对月神的称呼,表示即使孤独也充满情感。“举杯邀对酌”反映了诗人在月下饮酒,与人共饮的情景。“隔岁好寻盟”可能是指虽然不能与故人相见,但期待未来重逢的时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通过描绘月亮、雨、兔和嫦娥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画面。
  • 情感深沉: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韵律和谐:诗的结构整齐,每句字数相等,读起来流畅,音韵悦耳。

《己卯中秋》不仅是一首表达节日喜悦的古诗作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情感寄托。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