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中秋

云开天宇洁,玉露滴琪林。
静对中秋月,偏伤故国心。
半生常作客,此夕一沾襟。
弟妹书难得,穷愁老转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落魄·丙寅中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诗、文、词皆为后世所称颂。他的诗词作品广泛传唱,不仅在宋代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 词的原文与内容:上片“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描绘了一幅天上宫阙的美丽景象,仿佛月中的宫殿不受人间俗事所扰,保持着清高脱俗的状态。“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则表达了作者对今晚普天同庆皓洁月光的期盼和喜悦,体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下片“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则是由曲子联想到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3. 词作背景:该词的创作背景是宋代,此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文人士大夫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同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追求。苏轼作为当时文化界的领袖人物之一,其创作自然也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醉落魄·丙寅中秋》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词的美妙,还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时代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