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昧其识,沈冥生死中。
一为利欲染,罔测吉与凶。
轹辘前后声,覆辙无不同。
遑遑驷马车,驺从行趋风。
恶影不息荫,世路焉愧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愚者昧其识,沈冥生死中。
一为利欲染,罔测吉与凶。
轹辘前后声,覆辙无不同。
遑遑驷马车,驺从行趋风。
恶影不息荫,世路焉愧躬?
《自警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流离失所、颠沛奔波于蜀中时所作。此诗以“自警”为题,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为国家效力的悲愤和失望之情。
原文如下:
自警二首其一
作者: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中的“细雨”“鱼儿”“微风”“燕子”,都透露着一种平静而微妙的氛围。然而,这种平静被“十万户”所打破,让人感到了一种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