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其三

光阴剧奔电,金石难与期。
仙人浮丘公,此日竟何之?
看取古圣贤,丘冢亦累累。
死而不朽者,六经岂余欺?
酒中有妙趣,俗士不可医。
及时不作乐,事过徒伤悲。
年华驷马车,日夜劳驱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其三》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光阴迅速流逝、仙人难以预测的情境,表达了对古圣贤不朽成就的敬仰以及对世俗的不满与讽刺。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昱,元朝末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生活情感为主题。
  1. 诗歌原文
    光阴剧奔电,金石难与期。仙人浮丘公,此日竟何之?看取古圣贤,丘冢亦累累。死而不朽者,六经岂余欺?酒中有妙趣,俗士不可医。及时不作乐,事过徒伤悲…

  2. 诗句解读

  • “光阴剧奔电,金石难与期。”:时光如电,迅速逝去,无法用金石来衡量。
  • “仙人浮丘公,此日竟何之?”:询问仙人浮丘公今日何处。
  • “看取古圣贤,丘冢亦累累。”:观察古代圣贤,他们的坟墓也很多。
  • “死而不朽者,六经岂余欺?”:即使死后,也能留下不朽的作品,不是欺骗。
  • “酒中有妙趣,俗士不可医。”:喝酒有乐趣,但庸俗的人难以理解。
  • “及时不作乐,事过徒伤悲。”:及时行乐可能不会带来快乐,事后只会带来悲伤。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张昱在某种社会背景下所写,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无常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1. 文化意义
  • 《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其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是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张昱的《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