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祖继先还真定》是元代著名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以及对后人的期许,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人格情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济济恒山客,堂堂骨相奇。
书传先世德,文尽后人师。
进退无非命,功名不可期。
胸中长策在,重看着鞭时。
诗意解析:
- 济济恒山客:形容祖辈们学识渊博、气质非凡,如同泰山一般巍峨。这里用“济济”一词,强调了人数众多、才华横溢的特点。
- 堂堂骨相奇:祖辈们骨骼高大而奇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独特的外貌特征。这里的“骨相”指的是人的骨骼形态,“奇”则强调了其独特性。
- 书传先世德:祖辈们将家族的美德和智慧传承给了后代,通过书籍这一载体,将宝贵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里的“书传”指的是书写或传授,“先世德”则代表了家族的传统美德。
- 文尽后人师:祖辈们的文学成就为后世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文学作品成为后人效仿的对象。这里的“文尽”意味着文学成就已经达到了极致,“后人师”则是表达了对后代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些优秀的传统。
- 进退无非命:暗示着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抗拒,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受到命运的安排和限制。这里的“进退”指的是人生的起伏变化,而“无非命”则是对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
- 功名不可期: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难以达成的无奈和悲观。这里的“功名”指的是荣誉和地位等外在成就,而“不可期”则强调了这种追求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能性。
- 胸中长策在: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诗人坚信自己的内心有着长远的计划和策略。这里的“长策”指的是长远的计策或计划,而“在”则是表示这些计策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付诸行动。
- 重看着鞭时:诗人时刻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进步。这里的“重看”指的是重新审视和回顾,而“着鞭时”则象征着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 作者介绍:
- 曹伯启(约公元1246年-1327年),字士开,号东山逸史生、东山逸史子。元济宁砀山县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刘基(刘伯温)、宋濂、张幼于齐名,被尊称为“四大家”。曹伯启的文学造诣深厚,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作以五言律诗为主,兼有五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送祖继先还真定》不仅展示了曹伯启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传达了作者对于家族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后人的殷切期望。这首诗不仅是曹伯启个人创作的代表,也是元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