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秋白衢州学正

东阳有佳士,簪盍钟山下。
变文摛风云,论事共樽斝。
为言诸孙行,二妙皆作者。
有怀不可见,情若江流泻。
今此逢少君,秋月澄霁野。
儒术久不振,屏弃如土苴。
泮林虽储材,樲棘乱梧槚。
固当距陂行,扶植归大雅。
太末古名邦,生才今岂寡。
善性水同趋,范模待良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胡秋白衢州学正》是一首元代诗人许谦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介绍
  • 诗人背景:许谦,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风格独特、情感真挚而著称。在元代文学的海洋中,许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歌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 作品特点:许谦的诗歌擅长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1. 诗歌原文
  • 诗篇结构: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遵循古代诗歌的律韵规律,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 诗句解读:首两句“东阳有佳士,簪盍钟山下”,通过描绘东阳钟山下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景。接下来的句子“变文摛风云,论事共樽斝”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最后两句“为言诸孙行,二妙皆作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中,“东阳有佳士,簪盍钟山下”这一画面既展示了友人的才情又表现了其高雅的品质。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体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欣赏和尊敬。
  • 情感真挚:整首诗洋溢着对友人深深的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福,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之歌。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送胡秋白衢州学正》创作于元代,这是一个文化多元交融的时代。诗中的描写和意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化的深入挖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教育意义:作为一首赠诗,它在传达诗人对友人的祝福的同时,也传递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如诗中提到“儒术久不振,屏弃如土苴”等句子,反映了元代社会对儒学教育的忽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送胡秋白衢州学正》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