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四首 其三

涧曲独盘旋,人间事屡迁。
艰难销壮志,衰朽惜残年。
世有还珠浦,生无种玉田。
归来华表鹤,亦劝学金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四首·其三》是清朝诗人林则徐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白莲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鼓楼区)人,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他曾任湖广总督,因反对鸦片贸易而被赐令自杀。
  2. 原文节选:凉月疏星霜气横,万家砧急夜三更。不须更唱阳关曲,已觉关山动旅情。
  3. 诗意解析:此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月光下稀疏的星光映照在寒冷的空气中,寂静的夜里传来远处的砧声,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之情以及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不须更唱阳关曲,已觉关山动旅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已经感受到了远离家乡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4.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外来侵略的压力,而林则徐作为当时的官员,对于国家的忧患和民族的危机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诗歌,他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眷恋,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

《秋怀四首·其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林则徐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深刻体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