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宫

白水仙宫也罕逢,十年两度追陈踪。
寒流光垂玉螮蝀,晴峦秀削金芙蓉。
临溪无鱼石磊磊,采药有路云溶溶。
明当挟我九节杖,更来陟彼三台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白水宫》是元代诗人滑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游白水宫》的作者滑寿,字伯仁,一字伯本,号撄宁生,元末时期著名的医家和诗人。他不仅是仪真(今属江苏)人,而且是一位在医学上有很高成就的学者。他的医术广受赞誉,尤其擅长针灸治疗,其著作《十四经发挥》等在当时影响深远。除了医学之外,滑寿还涉猎广泛的文化领域,包括诗歌、书法等。

  2. 作品原文及赏析:《游白水宫》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的关注和赞赏。以下是部分原文展示:

  • “白水仙宫也罕逢,十年两度追陈踪。”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罕见之地的向往和重访之情。
  • “寒流光垂玉螮蝀,晴峦秀削金芙蓉。”描绘了一幅冰封雪覆、山峦如剑锋般挺拔的画面。
  • “临溪无鱼石磊磊,采药有路云溶溶。”则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意境。
  • “明当挟我九节杖,更来陟彼三台峰。”则透露出对攀登山峰的渴望和决心。
  • 最后两句:“渔阳应是无缯絮,莫学行人怨别离。”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离别之情的无奈表述。
  1. 写作背景:关于《游白水宫》的创作时间,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是根据其内容和风格推测,这应该是在元朝晚期或明朝初年完成的。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来寄托他们的忧思和感慨。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描写,更是对一个时代文人心态的一种反映。

《游白水宫》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也为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