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平远台鳌顶峰

六鳌簸荡玄圃碎,三岛崩腾失空翠。
海风掣断南山云,分我沧江半江水。
台南岩谷青岌岌,奇松怪石作人立。
山巅恐有风雨来,林径空蒙落花湿。
水东屴崱结平绿,积雾飞岚坐堪掬。
蓬莱迢迢几万里,一碧天光浸寒玉。
吟翁回首看不足,缓步策驴度空谷。
谁知咫尺山中幽,望断残晖立修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平远台鳌顶峰》是元代诗人黄清老的作品。下面将深入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清老是元代的著名诗人,字子肃,邵武人。他笃志励学,曾任职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后任湖广儒学提举。在元代,黄清老因学识渊博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被后人称为樵水先生。除了文学成就外,黄清老在历史文献方面也有所建树,著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等作品。
  • 黄清老不仅在文学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学术背景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在仕途中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资源,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黄清老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更是融合了深厚学问和人生感悟的艺术结晶。
  1. 作品原文与赏析
  • 《登平远台鳌顶峰》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诗中的“六鳌簸荡玄圃碎,三岛崩腾失空翠”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鳌顶峰的雄伟壮观,令人印象深刻。
  • 诗中的“海风掣断南山云,分我沧江半江水”则展现了作者站在鳌顶峰上,面对广阔天空时的豪迈情怀。这里的“沧江”指代的是长江,象征着诗人胸怀的壮阔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通过对台南岩谷青石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而“奇松怪石作人立”一句,则是对鳌顶峰上自然造化的一种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
  1. 作品影响
  • 《登平远台鳌顶峰》不仅是黄清老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该作品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貌,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登平远台鳌顶峰》是一篇充满哲理和美学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辉煌成就,也反映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对于热爱诗歌、渴望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