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耕舍 其四

松下携镵采茯苓,一山红叶正纵横。
因留石上云生处,又听冰崖泻瀑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田耕舍 其四》是元代诗人黄镇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幼时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
  • 作品成就: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1. 诗歌原文
    松下携镵采茯苓,一山红叶正纵横。
    因留石上云生处,又听冰崖泻瀑声。

  2. 主题内容

  • 描写自然景观: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如“松下携镵采茯苓”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
  • 表现诗人心境:通过“一山红叶正纵横”和“又听冰崖泻瀑声”的表达方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1.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诗歌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抵人心。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1. 文化价值
  • 农耕文化的体现: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农耕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 人文关怀的传达:诗人通过对比“力耕人”的悠闲与自己的困境,表达了对勤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1. 历史影响
  • 文学成就: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其评价颇高,被誉为“元代牧庵体中见贻之韵注音版”。

《南田耕舍 其四》是元代诗人黄镇成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体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是黄镇成艺术创作的高峰,也是元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