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余承庆

衮衮红尘客未归,秋风吹老芰荷衣。
几回欲寄相思字,不见潇湘一雁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余承庆》是一首描绘诗人身处红尘之中,内心却渴望与远方友人相聚的元代诗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元正:元代诗人,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曾任翰林检讨,擅长行草书,尤以隶书师从蔡邕,深受当时文人所重。
  • 释道潜:宋朝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超脱世外的情怀,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1. 诗歌原文
  • 衮衮红尘客未归,秋风吹老芰荷衣。几回欲寄相思字,不见潇湘一雁飞。
  • 这四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红尘中奔波,秋天的风使得他想起了远方的朋友,但又苦于无法通过书信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
  1.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秋风、芰荷和大雁是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芰荷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大雁作为信使,代表着作者想要传达的思念之情。
  • 情感表达:诗歌中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用“秋风”、“芰荷”和“大雁”这些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也蕴含着对未来重逢的期许。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抒情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利用了秋风、芰荷和大雁等元素,将个人的愁绪与自然的景致相交融,形成了一幅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的艺术画卷。

《寄余承庆》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些能触动心灵的美好事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