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帅中军自古难,独分符节守藩翰。
夜鸣鼓角溪山静,晓竖旌旗雨雪干。
不待扫门知魏勃,岂须弹铗识冯欢。
祇令四海无征战,万卷诗书好厌观。
简浙东万户萧伯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简浙东万户萧伯善》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及艺术特色:
- 诗歌创作背景
作者生平:杨载(约1265年—1320年或更晚),字仲弘,元朝杭州人,他自幼丧父,家境清贫。然而,杨载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四十岁尚未仕,后以布衣身份被召为翰林编修,与修《武宗实录》等。仁宗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登延祐二年进士第,并授承务郎、浮梁州同知,后升任宁国路推官。
创作时间:杨载在任职期间因不满官场而辞官归隐,此诗可能是他在仕途受挫后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诗歌原文及翻译
原文如下:
择帅中军自古难,独分符节守藩翰。
夜鸣鼓角溪山静,晓竖旌旗雨雪乾。
不待扫门知魏勃,岂须弹铗识冯驩。译文:自古以来选择主帅都极其困难,只能独自执掌符节守护国家的边疆;夜晚敲响战鼓号角,让寂静的山谷也安静下来,天明时竖起军旗下立,大雪纷飞依然如此;不必等待去扫门就能知道魏勃,又何需用弹琴的方式去识别冯驩。
-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简浙东万户萧伯善》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对比,如“夜鸣鼓角”和“晓竖旌旗”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将领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 意境描绘:诗中的“夜鸣鼓角”展现了战争前夕的紧张氛围,而“晓竖旌旗”则传达出和平时期的宁静美好。
- 主题表达:诗人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定和百姓安宁的渴望。
- 评价与影响
- 文学地位:《简浙东万户萧伯善》是杨载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
- 后世影响:该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也被视为元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简浙东万户萧伯善》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杨载个人情感和时代风貌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还能够领略到杨载作为一位文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