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夜直

直庐岁晏动羁情,朔雪将飞觉夜明。
金井辘轳哀响绝,玉阶瓴甓断纹生。
藓花莫辨沿墙迹,松叶时闻委砌声。
愧以不才同制作,诸公此日负高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堂夜直》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杨载,元朝杭州人,字仲弘,早年丧父,博览群书,虽年过四十未仕,但因其文学才能被召为翰林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后受仁宗科考制度录取,终因科目取士而未能赴任,终以布衣身份去世。
  2. 诗歌原文:《玉堂夜直》全诗如下:“直庐岁晏动羁情,朔雪将飞觉夜明。金井辘轳哀响绝,玉阶瓴甓断纹生。藓花莫辨沿墙迹,松叶时闻委砌声。愧以不才同制作,诸公此日负高名。”
  3. 诗歌鉴赏:《玉堂夜直》通过描绘诗人在冬夜守值玉堂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朝廷政事的关注以及内心的感慨。首句写时间已晚,心情开始变得忧郁;接着描写了雪中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个人才华的自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4. 诗歌背景:《玉堂夜直》创作于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杨载对朝廷事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省。
  5. 诗歌影响:《玉堂夜直》在元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后世读者对其赞不绝口。同时,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它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对政治、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6. 诗歌主题:《玉堂夜直》的主题涉及政治、历史、社会等多重元素,通过对夜晚守值玉堂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诗中还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环境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玉堂夜直》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