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苛吏伤王政,往往红𤱕叛教条。
漳水有时生小草,洞庭无地种馀苗。
伏龙雏凤应劳访,绮季黄公底用招。
闻道紫枢开锡燕,宝钉大銙赐天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年年苛吏伤王政,往往红𤱕叛教条。
漳水有时生小草,洞庭无地种馀苗。
伏龙雏凤应劳访,绮季黄公底用招。
闻道紫枢开锡燕,宝钉大銙赐天骄。
《和卢养元书事二首·其二》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表达了对吏治苛严和社会动荡的深切感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简介:杨维桢(约1320年—约1370年),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元末文坛的重要人物,与高启、张可久并称“元诗三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杨维桢的诗词风格以雄浑豪放著称,尤其在行草书法上造诣深厚。
诗句原文:
年年苛吏伤王政,往往红氓叛教条。
漳水有时生小草,洞庭无地种余苗。
诗句解析:
杨维桢的《和卢养元书事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苛政的描述和对民生的关怀,诗人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洞察力。这首诗不仅是元末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后世文人关注时局、忧国忧民精神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