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石答五首 其四

转徙宁论地,存留亦信天。
露盘危欲折,劫火不同然。
洛下残经断,岐阳数鼓全。
向无文字托,寂寞竟谁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石答五首·其四》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以石头为喻,抒发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诗人,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他的诗风清丽脱俗,与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虞集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到的艺术见解,成为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2. 原文及翻译:《代石答五首·其四》原文如下:“转徙宁论地,存留亦信天。露盘危欲折,劫火不同然。洛下残经断,岐阳数鼓全。向无文字托,寂寞竟谁传?”这首诗通过石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转徙宁论地”,诗人以“转徙”形容人生的漂泊不定,不论身处何地,都难逃世事的变迁。次句“存留亦信天”,意味着无论个人的努力与否,都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第三句“露盘危欲折”,象征着人生如同脆弱的露水盘一般,随时可能破碎。第四句“劫火不同然”,比喻世事如劫火般变幻莫测,无法预料。最后两句“洛下残经断,岐阳数鼓全”,表达了尽管洛阳一带的文化遗产受到战乱破坏,但岐山一带却保存完整,显示了不同的生存状态。最后一句“向无文字托,寂寞竟谁传”,强调了在动荡的年代,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变得更加困难。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虞集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3. 作品赏析与评析:虞集作为元代的杰出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在社会价值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代石答五首·其四》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虞集如何运用精湛的艺术技巧,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他的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其作品成为了后世研究元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虞集的诗歌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独具特色,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富有深度。《代石答五首·其四》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作,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是研究元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