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空山云,泱泱长江流。
廊庙意不屑,山泽聊淹留。
故人在天位,高步追巢由。
岂曰子无衣,辛苦被羊裘。
东京多节义,之子乃其尤。
穷居虽独善,辅世岂不优。
咏逸民十一首 其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逸民十一首·其六’是元代诗人赵孟頫的作品,属于诗歌体裁,具体表达了作者对逸民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对传统节义的推崇。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词原文:
悠悠空山云,泱泱长江流。廊庙意不屑,山泽聊淹留。故人在天位,高步追巢由。岂曰子无衣,辛苦被羊裘。东京多节义,之子乃其尤。穷居虽独善,辅世岂不优?注释解析:
- 悠悠空山云:形容山野之景,云雾缭绕,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
- 泱泱长江流:描绘长江浩渺宽广的景象,水流不息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廊庙意不屑:表示逸民对权力中心(廊庙)不感兴趣,宁愿隐居山林。
- 山泽聊淹留:表明逸民在自然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光。
- 故人在天位,高步追巢由:通过典故“巢父洗耳”来比喻逸民的高洁志向,不受世俗干扰。
- 岂曰子无衣,辛苦被羊裘:表达了逸民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
- 东京多节义:指东京地区(可能指的是宋代,因为宋代有众多节义之士)有着深厚的道德风尚和节义精神。
- 之子乃其尤:指出了这些逸民中的卓越人物。
- 穷居虽独善,辅世岂不优:即使生活在贫困中,也能独自修养品德,辅助社会岂不更为优秀?
诗歌背景:
赵孟頫作为元代著名的书画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高尚节操的追求。此诗作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所作,可能是为了赞颂那些隐逸于世、坚守节义的逸民而写。诗歌赏析:
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赵孟頫对于逸民生活的赞赏,以及对传统文化中节义观念的重视。他通过描绘山川、江水以及逸民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境界。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如“巢父洗耳”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艺术特点:
赵孟頫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和对情感的深刻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此外,诗歌中还融入了一些象征和暗示,增加了解读的层次和趣味性。社会影响:
此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现实压力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高洁,不被世俗所动摇。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咏逸民十一首·其六》不仅是一首描写逸民生活和节义精神的诗歌,也是赵孟頫个人文化追求的一种体现。该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高度的成就,也在思想内容上传递了深刻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