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伯温秋兴三首 其三

白云深处扫莓苔,坐啸蒲团日几回。
中野只闻豺虎斗,空庭那见凤凰来。
将非李愬参油幕,士仿陶潜托酒杯。
时世不同家业尽,荜门斜傍竹篱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邓雅,字伯言,是元代的江西人。在《和张伯温秋兴三首·其三》这首诗中,他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与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白云深处扫莓苔,坐啸蒲团日几回。
    中野只闻豺虎斗,空庭那见凤凰来。
    将非李愬参油幕,士仿陶潜托酒杯。
    时世不同家业尽,荜门斜傍竹篱开。

  2.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诗的开头“白云深处扫莓苔”,通过写诗人身处山林之中,独自清理莓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 情感之深:接下来的诗句“坐啸蒲团日几回”,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后的悠闲自得。他坐在蒲团上,静静地感受着时间的流转,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哲理之深:“中野只闻豺虎斗,空庭那见凤凰来”两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在这里,“豺虎斗”象征着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定,而“凤凰来”则代表着希望和美好。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诗人暗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以及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风格之独特:《和张伯温秋兴三首·其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深沉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邓雅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对于研究元代诗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邓雅的《和张伯温秋兴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审美情趣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元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深入研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