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陈三径 其二

犬吠鸡鸣宅舍偏,武陵风物晋山川。
玉堂金马知何处,流水桃花别有天。
李白豪雄偏爱酒,韩公老大欲求田。
向来赖寄新珠玉,报答终惭月露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答陈三径·其二》是明代诗人邓雅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僻静,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环境的向往和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邓雅,字伯言,元末明初的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他以郡举入京,但后来选择辞归。在与梁寅方讲学石门山中时,他工诗且有成就,有《玉笥集》等著作传世。
  1. 诗歌原文
    文毛斓斑联锦钱,歧角嶙峋拔青玉。
    白日饥含洞口花,清泉渴饮岩边谷。
    胡为失脚落尘埃,也逐牛羊食人粟。
    牧儿惊见两角矗,传呼两两…
  2. 诗歌赏析
  • 诗的开篇以“文毛斓斑联锦钱,歧角嶙峋拔青玉”描写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象。
  • “白日饥含洞口花,清泉渴饮岩边谷”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胡为失脚落尘埃,也逐牛羊食人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牧儿惊见两角矗,传呼两两”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奉答陈三径·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更是邓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这种情感穿越千年,仍然能够引起人们深深的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