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丁御史游南山韵

六石参天颇怪奇,白云深处有灵祠。
山开万古烟霞洞,松偃千年雨露枝。
仙客吹笙同子晋,居人学圃愧樊迟。
从今此地还增价,崖壁长留御史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丁御史游南山韵》是元末明初诗人邓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背景:

  1. 诗歌原文
    六石参天颇怪奇,白云深处有灵祠。
    山开万古烟霞洞,松偃千年雨露枝。
    仙客吹笙同子晋,居人学圃愧樊迟。
    从今此地还增价,崖壁长留御史诗。

  2. 诗句解析

  • “六石参天颇怪奇”:形容山上的石头如同奇特之物般突兀,引人入胜。
  • “白云深处有灵祠”:描绘出一处隐藏在白云之中的神秘灵祠,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山开万古烟霞洞”:意味着这片山脉自古以来就有着神秘的烟霞洞,充满了传说色彩。
  • “松偃千年雨露枝”: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历经千年仍然顽强生长的情景,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 “仙客吹笙同子晋”:借用神仙吹笙的故事,暗示这里的环境与仙人相得益彰。
  • “居人学圃愧樊迟”:反映了当地人对自然的学习和模仿,尽管他们可能不及古代圣贤的智慧。
  • “从今此地还增价,崖壁长留御史诗”:意味着自从有了诗人的作品后,这个地方的价值也随之提升,诗人的诗句将永远留在这里。
  1. 写作背景
    邓雅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时期的文人多有感慨时局变迁和表达个人志向之作。《奉和丁御史游南山韵》的创作时间虽难以确切考证,但可以推测是在邓雅担任官职或参与政治活动期间所作。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邓雅的《奉和丁御史游南山韵》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历史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