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寅宾旸谷斋

高斋面旸谷,四序常如春。
挂巾扶桑枝,晞发迎朝暾。
雍熙逢治世,俯仰信乾坤。
未知羲和事,自是尧舜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陈寅宾旸谷斋》是元代诗人邓雅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邓雅,字伯言,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人,亦说涂(今山西省榆次市)。他于元末极具文名,曾征入京为官,但因一联诗获太祖大悦后被放还。与梁寅讲学于石门山中,著有《玉笥集》传世。邓雅的一生可谓多舛,其作品也反映了他的才情和遭遇。

  2. 诗句解析:首句“阴森野竹寒”,描绘了斋室周围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缭绕南塘幽”,则进一步展现了南方池塘的幽静美景;“窗虚纳翠霭,门閒俯清流”,窗户虽虚而能够容纳翠绿的云雾,门户闲适而能俯瞰清澈的水流;“中有隐沦士,抱冲真寡俦”,表明此处居住着隐居之士,他们怀抱冲淡之志,独来独往;“垂纶聊自适,守已澹无求”,描绘了主人悠然自得地钓鱼,心境宁静无求。

  3. 文化价值:《题陈寅宾旸谷斋》不仅是邓雅个人情感与志趣的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一种反映。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高洁情操和隐逸生活的惬意。在意境上,它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的理想生活状态。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邓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题陈寅宾旸谷斋》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邓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还能领会到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哲学意蕴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