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陪诸公燕集

去年曾赴沧洲期,中秋对月哦新诗。
今年此夕月仍好,却恨去年人易老。
美人置酒开我愁,酒酣起舞仍歌讴。
歌声激烈振林木,桂香冉冉风肃肃。
月中白兔捣灵药,月殿霓裳奏仙乐。
人间天上际佳期,笑把金杯恣欢谑。
恣欢谑,情悠悠,古往今来春复秋。
中天明月愿长满,四海诸公常共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陪诸公燕集》是明代诗人邓雅创作的一首古风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与朋友们相聚的欢乐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创作年代:《中秋陪诸公燕集》是明代的作品。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诞生于此时期。
  • 作者简介:邓雅,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致、人文情怀为题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如邓雅的其他作品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1. 作品原文
    《中秋陪诸公燕集》
    去年曾赴沧洲期,中秋对月哦新诗。
    今年此夕月仍好,却恨去年人易老。
    美人置酒开我愁,酒酣起舞仍歌讴。
    歌声激烈振林木,桂香冉冉风肃肃。
    月中白兔捣灵药,月殿霓裳奏仙乐。
    人间天上际佳期,笑把金樽恣欢谑。

  2. 主题思想

  • 友情与时光:诗中通过对中秋节夜晚与朋友相聚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情在岁月流转中的珍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自然与和谐: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月光、桂树等),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邓雅的诗作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和象征,如月亮、桂花、白兔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邓雅的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文本之一。
  • 文化影响:作为明代文人的典型代表,邓雅通过诗歌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秋陪诸公燕集》不仅是邓雅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明代文化和诗歌艺术发展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能欣赏到邓雅诗歌的美妙,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友情、自然和谐与时间流逝的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