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僮羸马倦重游,万将分兵坐此筹。
灭项岂知秦尚在,夺齐便觉汉无忧。
英彭一体谁遗类,绛灌诸孙自列侯。
爱杀鹿泉泉下水,乱山百折只东流。
井陉淮阴侯庙
介绍
《井陉淮阴侯庙》是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淮阴侯在河北井陉的庙宇与历史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作者介绍: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元朝保定容城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学者,以其才学和文采著称于世。刘因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其作品深受后人推崇。在元朝时期,他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尤其是在诗歌创作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句解析:《井陉淮阴侯庙》中的诗句“饥僮羸马倦重游,万将分兵坐此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往事的怀念。这句诗反映了淮阴侯在河北的庙宇不仅是一处纪念地,也是历史上军事策略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无数将领聚集,共同商讨军务,反映出古代战争和政治决策的复杂性。
历史背景探讨:《井陉淮阴侯庙》所在的河北省井陉县,是淮阴侯韩信的军事活动地之一。淮阴侯在公元前204年至前196年间活跃于此,多次参与并州的军事斗争,对河北地区的军事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历史事件为淮阴侯庙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文学价值分析:《井陉淮阴侯庙》不仅展示了淮阴侯的军事才能和历史地位,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这首诗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文化影响评价:《井陉淮阴侯庙》作为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研究淮阴侯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文本。该诗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意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精神面貌。
《井陉淮阴侯庙》作为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艺术美的七言律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刘因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淮阴侯在河北地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思考,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交织下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