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涧春日二首 其一

青松绕舍间幽篁,白板扉高薜荔墙。
窗晓禽声答人语,山春兰气杂梅香。
家留渝曲幽居僻,草满临城旧业荒。
坐忆交亲半沦没,不因鸣笛自沾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涧春日》是元代诗人刘永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春天的独特理解。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青松绕舍间幽篁,白板扉高薜荔墙。窗晓禽声答人语,山春兰气杂梅香。

  2. 诗歌解析

  • 意境描写:诗中的“青松绕舍间幽篁”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幽深的环境,青松环绕着简朴的房屋,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感官体验:“白板扉高薜荔墙”通过颜色的对比,突出了墙壁上薜荔藤蔓的繁茂,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声音与气味:“窗晓禽声答人语”展现了清晨时鸟儿的鸣叫声与人的交谈声相互回应,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季节感:“山春兰气杂梅香”则通过春天兰花和梅花的香气,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
  1. 诗人介绍
  • 刘永之,元代的诗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刘永之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他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并著有《山阴集》。
  1. 文学价值
  • 情感表达:此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青松绕舍间幽篁”,“窗晓禽声答人语”,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意义
  • 历史背景:刘永之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战乱频繁但文人辈出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 哲学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刘永之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思考,这些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北涧春日二首·其一》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元代文化的特点和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