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其十五

艺兰十馀亩,种蕙连崇冈。
荷锄理荒秽,恒恐摧幽芳。
穆穆膏露滋,飘飘灵风翔。
俟我将采刈,佩服期不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十五首》是唐代诗人孟郊在洛阳创作的一组诗歌。下面,将详细探讨《秋怀十五首》的主要内容: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地点:孟郊的创作时间是在唐代,具体在洛阳。
  • 社会环境:孟郊生活在封建社会,他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同时,他的家境贫寒,生活艰难,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1. 主题内容
  • 老病哀怨:孟郊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的悲哀和无奈。例如,诗中的“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和“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等句子,都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因病痛而无法安眠的苦楚。
  • 穷愁境遇:孟郊在诗中也反映了自己因贫困而生活的艰辛。如“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由盛转衰的人生轨迹。
  • 对过去的追忆:在诗中,孟郊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例如,“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这句中的“江山践往昔”反映了他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1. 艺术手法
  • 比喻与象征:孟郊在《秋怀十五首》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比喻和象征,如“秋月颜色冰”中的“秋月颜色冰”,用来形容其内心的冷漠和清冷;“梧桐枯峥嵘”则用梧桐树的枯萎象征生命的衰老和无常。
  • 情感的真挚表达:孟郊在诗歌中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如“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直接展现了其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显得更加真切和感人。
  • 韵律与节奏:孟郊在诗歌创作中注重韵律与节奏的把握,如“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通过反复的叠字和音节的搭配,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诗歌更加悦耳动听。

《秋怀十五首》是孟郊晚年时期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在个人生活中的困苦和孤独,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整个封建时代文人的精神困境。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以及诗人孟郊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