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翠堂

敛迹抱幽贞,仰乔托高木。
遥轩挹飞爽,壮节时自勖。
菀兹虬龙姿,盘踞出空谷。
落落千丈阴,冰霜散繁绿。
孤云自栖泊,野鹤与吟宿。
不逐桃李颜,飘飖古城曲。
多君守中素,砥行跨流俗。
坚白耻磷缁,高风企孤竹。
秋涛响天末,华月照萝屋。
亦欲振余衣,相从斸黄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翠堂》是元末明初诗人刘绍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刘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

《晚翠堂》的创作背景与刘绍的个人经历有关。刘绍字子宪,是建昌新城的人,他在洪武年间曾在翰林院任职。这样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和文学创作资源,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了解其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同样重要。例如,诗中的“孤云自栖泊,野鹤与吟宿”,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人格化,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诗句中的用词也十分讲究,如“仰乔托高木”、“冰霜散繁绿”,都体现了刘绍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晚翠堂》不仅展示了刘绍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是元末明初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普遍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同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冲突和文化追求。

《晚翠堂》作为文学作品,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值得人们研究和欣赏,更因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价值,成为研究中国文学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晚翠堂》及其作者刘绍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