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富春永安寺

栗叶村前石子溪,青山一掩路浑迷。
也知谷里多猿鸟,未信云中有犬鸡。
满耳只闻诸涧响,回头方觉众峰低。
平生倾想今朝到,愿结茅茨在寺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富春永安寺》是一首描绘诗人攀登富春永安寺所见壮丽景色及其内心感受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栗叶村前石子溪,青山一掩路浑迷。 也知谷里多猿鸟,未信云中有犬鸡。 满耳只闻诸涧响,回头方觉众峰低。
  2. 诗人简介:止庵法师,唐代僧人,以其诗作著称于世。
  3. 作品风格: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命之奇的敬畏。
  4. 艺术特色:首句“栗叶村前石子溪,青山一掩路浑迷”描绘了诗人初到寺庙时的景象,山间小径的幽静与神秘被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第二句“也知谷里多猿鸟,未信云中有犬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惊奇与赞叹。
  5. 情感表达:“满耳只闻诸涧响,回头方觉众峰低。”这句表达了诗人行走在山间的听觉体验,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声音与和谐。而“回头方觉众峰低”,则是诗人在回望山峰时的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6. 历史背景:永安寺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俗称大寺,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寺内院落平坦,布局严整,殿宇巍峨,古朴壮观。
  7.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更是研究唐代宗教文化、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的重要资料。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登富春永安寺》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而且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历史的读者来说,阅读这首诗无疑是一次美妙的文化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