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满意欲留客,玉作鸣泉松作石。
半空亭榭为余开,一日云烟尽相识。
南风挟秋吹画栏,六月小山生暮寒。
野夫平生解高卧,问君试借青琅玕。
旌德县李氏别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代卢挚的《旌德县李氏别业》
在阅读《旌德县李氏别业》这首诗时,我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山谷之中。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山灵满意地欲留客人,玉制的鸣泉声与松石相衬,半空中的亭榭为诗人敞开,一天云烟尽皆相识。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自在。
诗的开头“山灵满意欲留客”,便将读者带入一种神秘而和谐的氛围中。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玉作鸣泉松作石”一句,更是将自然之美推向了极致。这里的“玉”、“鸣”、“松”三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通过这些元素的象征意义,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中的“半空亭榭为余开”一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在这里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与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
最后一句“一日云烟尽相识”,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里的“相识”并非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深度。
《旌德县李氏别业》不仅仅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古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与升华。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是超越物质的,是心灵的自由与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