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即事 其一

白昼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
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蒲萄寿两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京即事 其一》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一首七言绝句。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是回族中的一员。他的一生经历了进士、翰林学士等多重官职,最终在杭州过着归隐的生活。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白昼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
    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蒲萄寿两宫。

  2. 诗中意象

  • 音乐与宫殿:诗的前两句“白昼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场景。”箫韶”指的是古代的雅乐,暗示了宫廷中优雅的音乐氛围。”水晶行殿”和”玉屏风”则形容宫殿的华丽与精致。
  • 庆典活动:接下来的“诸王舞蹈千官贺”展现了贵族们为了庆祝某事件而举行的盛大舞会。”诸王”和”千官”表明了活动的盛大规模,”舞蹈”和”贺”则表达了人们对此次庆典的热情参与。
  • 祝福语:”高捧蒲萄寿两宫”中的“蒲萄”是一种酒名,象征着对两位尊贵的皇宫成员的祝福与尊敬。这里的”高捧”强调了对皇帝的尊敬以及对其健康长寿的祝愿。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萨都剌的诗词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与拟人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 结构布局:这首诗的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心的结构布局,成功地传达了宴会盛况和皇帝的威严。
  1. 文化背景
  • 历史地位:《上京即事 其一》作为萨都剌的作品之一,体现了元代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附近)的皇家生活和社会风貌。
  • 时代特征:元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萨都剌的诗歌中融入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多样性。

萨都剌的《上京即事 其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元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上都生活的真实记录,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萨都剌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