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诸台掾二首 其一

天上霜台耸百寻,诸郎不为簿书禁。
遥知闲倚东廊柱,看尽杨花过绿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诸台掾二首 其一》是元末明初文学家萨都剌所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萨都剌描绘了一位远赴京城的官员,在霜白的天空下,遥望着远方的东廊柱,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江南生活的眷恋。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

萨都剌巧妙地运用了“天上霜台耸百寻”这一开篇,便设定了宏大的背景,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这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暗示了这位官员的崇高地位与远大的志向。接下来,“诸郎不为簿书禁”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这位官员并非被日常的公务所困,而是有着更为远大的抱负和使命。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受。

通过“遥知闲倚东廊柱”,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官员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东廊柱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都会在这里静静地坐着,回忆过去的种种。这种孤独感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更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全诗以“梨花开尽东廊雪,又过梅黄杏熟时”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场景,也预示着一种循环往复的人生哲理。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自然景象的变化,更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寄诸台掾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无论是对于诗歌艺术的欣赏,还是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这首诗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