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章彦复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
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
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章彦复》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人,为人耿介尚节义。至正初年,江浙行省举三衢清献书院山长,后因阻兵而居吴之葑门,转徙吴淞江上,筑室松江之旁。他教授之余,以诗酒自娱,至洪武初年,已逾八十岁,归隐横山。自号龟巢老人,所著诗文曰《龟巢稿》。其子林,字璚树,洪武十年以郡府所举至京师,授开封新郑县学教谕卒。

  2.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初年。元末乱世中,谢应芳经历了政治变局和生活变迁。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以及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3. 诗歌原文: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4. 诗歌解析:这首诗语言平实而情感丰富,通过描写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其中“太伯祠前人走马”和“姑苏城上树栖鸦”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历史文化意味。

  5. 艺术特色:作为元末明初的作品,《寄章彦复》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承传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生活。此外,诗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如“教儿楷字誊诗稿”,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后代教育的关怀。

《寄章彦复》不仅是谢应芳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研究元末明初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诗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