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笋峰头玉作人,梅花坛下读丹经。
晓分露水洗明月,夜扫云洲拾落星。
海舄近传凫径度,泉琴误许鹤同听。
何当谢却尘中鞅,共倚松根斸茯苓。
寄玉笋刘师服道士
介绍
“寄玉笋刘师服道士”出自元代谭复的《寄玉笋刘师服道士》,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诗中通过对玉笋峰、梅花坛等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晨露洗涤明月、夜扫云洲拾落星的细致刻画,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寄玉笋刘师服道士》是一首充满禅意和道家气息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在这首诗里,作者用“玉笋”来形容山峰的秀丽和清高,以“梅花”比喻修行者内心的纯洁和坚韧。这样的描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身处其中的静谧与和谐。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例如,“晓分露水洗明月”一句,通过“洗”字将月光比作被露水洗涤过的美丽物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此外,“海舄近传凫径度,泉琴误许鹤同听”中的“海舄”和“泉琴”分别借用了海鸟和泉水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在想象中体验到诗人所描绘的自然之美。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典雅,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玉笋峰头玉作人”、“晓分露水洗明月”等,这些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还富有节奏感,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同时,诗中的用词选择也十分讲究,如“海舄近传凫径度,泉琴误许鹤同听”,使用了较为生僻的词汇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从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解脱的愿望。他希望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从而摆脱尘世的束缚。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寄玉笋刘师服道士》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还承载了作者的情感、哲学和文化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