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月将自太原巡汴

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
山川元不改,节候自相催。
绿树连天暗,红葵向日开。
太行云缥缈,搔首意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暑月将自太原巡汴》是明代著名诗人于谦所作。下面对这首诗作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于谦(1398年—1457年),号节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名满士林,尤以《石灰吟》一诗而流传千古。其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
  1. 诗词原文
    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山川元不改,节候自相催。
    绿树连天暗,红葵向日开。太行云缥缈,搔首意徘徊。

  2. 诗词注释

  • 三晋:指今山西一带地区。
  • 冲寒到:形容天气寒冷刺骨。
  • 中州:古称中国中部地区,此处指南方。
  • 元不改:始终不变。
  • 节候:节气。
  • 绿树连天暗:形容树木繁茂遮盖了天空。
  • 红葵向日开:描述太阳下向日葵开放的美景。
  • 太行云缥缈: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景色朦胧。
  • 搔首意徘徊:形容诗人面对美景时,心中充满感慨,久久不能自已。
  1. 作品赏析
  • 此诗描绘了诗人从寒冷的三晋出发,顶着酷暑返回中原的旅程。通过对山川、绿树、红葵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寒暑变化,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的思考。
  1. 创作背景
  • 《暑月将自太原巡汴》创作于诗人于谦任兵部尚书期间,当时正值明朝中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这首诗或许也是于谦借景抒情之作,通过对旅途风光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暑月将自太原巡汴》不仅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受到后世赞誉,也反映了诗人于谦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