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苔痕净,庭空日影迟。
好怀谁会得,啼鸟在花枝。
夏日散步庭下偶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散步庭下偶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在庭院中散步时所感受到的景色和心情。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的开头“东家西舍不曾闲,白水青山枉自多”,通过对比东家西舍(即邻居)的生活忙碌与自己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环境的喜爱。这里的“白水青山”指的是庭院周围的风景,而“枉自多”则意味着即使有这样美好的环境,但诗人却并未充分利用,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卧病厌欢悲未央,朝餐暮饮独凄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时的心境。他既厌倦了悲伤的欢乐,又感到日复一日的独处生活带来的凄凉。这里的“厌欢悲未央”表达了他对快乐时光的厌倦,而“朝餐暮饮独凄凉”则描绘了他每日独自面对的食物和饮品,暗示了他的孤独和寂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建造无数宽敞的房子,庇护天下所有的贫苦之士,让他们都能享受幸福的生活。这里的“广厦千万间”象征着理想的居住环境,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表达了诗人对天下百姓的关爱和期望。
杜甫的《夏日散步庭下偶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见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