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仁义驿

公馆萧条野水边,山深地僻少人烟。
窗风吹梦不成寐,独拥青绫思悄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代诗人于谦的《宿仁义驿》赏析

明朝,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英雄壮烈的时代,而《宿仁义驿》便是其中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它出自明代诗人于谦之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浙江钱塘走出的他,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先后在宣德初年担任御史,后升任兵部右侍郎等职,直至土木之变时力排众议,坚守京城,终因谋反罪名被杀害。其一生虽短暂却充满传奇,尤其在国家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

《宿仁义驿》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驿站时所见的景象。诗中的”公馆萧条野水边,山深地僻少人烟”,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而偏远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接下来的“窗风吹梦不成寐”,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心中的愁绪。窗外的自然风声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而诗人的梦境却无法安宁,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张力。”独拥青绫思悄然”一句,更是将诗人独自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沉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宿仁义驿》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更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以简洁有力的笔触,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心声。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对《宿仁义驿》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命、对于历史、对于时代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