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谒苏长公祠

白鹤峰头鹤已飞,周遭松柏自成围。
湖光荡漾月初出,山色朦胧烟乍微。
放逐孤臣天地大,风流才子古今稀。
千年仰止祠前路,不尽人间吊落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鹤峰谒苏长公祠》是明代诗人尹明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苏东坡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
  • 姓名与籍贯:尹明翼,字美邻,东莞人。
  • 仕途经历:尹明翼在天启五年(一六二五)中进士,曾担任河南知府,其官宦生涯颇具传奇色彩。
  • 艺术成就:尹明翼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创作七言律诗著称。
  • 生平评价:《清道光广东通志》有传述其事迹,显示其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歌原文
  • 白鹤峰头鹤已飞,周遭松柏自成围。
  • 湖光荡漾月初出,山色朦胧烟乍微。
  • 放逐孤臣天地大,风流才子古今稀。
  • 千年仰止祠前路,不尽人间吊落晖。
  1. 诗歌鉴赏
  • 意象与情感:诗中以白鹤、松柏等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哲理性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苏东坡(苏轼)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
  • 文化内涵:“千年仰止”一词暗示了诗人对苏东坡这位历史名人的无限崇敬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1. 写作背景
  • 游览体验:诗人在游览白鹤峰时所引发的感慨,使得他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 文化传承:通过描写苏东坡的祠庙及其周围的自然风光,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
  • 艺术追求:此诗也展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运,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1. 文学影响
  • 历史地位: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白鹤峰谒苏长公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 后世影响:该诗对后世的诗人和文人具有启发意义,许多后来的作品都受到了这首诗的影响。
  • 审美价值:作为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白鹤峰谒苏长公祠》在审美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被后人传颂。

《白鹤峰谒苏长公祠》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