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漳南道,相思正杳漫。
愁时明月近,别后素书难。
雪暗芙蓉阁,春生苜蓿盘。
一毡犹寄远,应惜玉堂寒。
寄贾广文年伯兼谢惠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贾广文年伯兼谢惠毡》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于慎行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诗歌原文:极目漳南道,相思正杳漫。愁时明月近,别后素书难。雪暗芙蓉阁,春生苜蓿盘。一毡犹寄远,应惜玉堂寒。
作者简介:于慎行(1545-1608),字可远,一字无垢,东阿(今属山东省)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明隆庆二年(1568年)的进士考试至明朝末年的晚年,官至礼部尚书。在仕途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也留下了诸多文学作品。
诗歌鉴赏:此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作者在远离家乡、独自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心境。诗中的“极目漳南道”、“愁时明月近”等句子,都传达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
创作背景:于慎行的诗歌创作反映了明代后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许多文人都面临着生计和理想的冲突,这首诗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文学价值:该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水平,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寄贾广文年伯兼谢惠毡》不仅是于慎行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