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怀诸兄弟

九陌笙歌岁又阑,惊人时序汉长安。
凋萧两鬓池头佩,寂寞三秋梦里兰。
上苑花从今夜发,故乡书拟隔年看。
天涯兄弟应相念,绿酒青灯可自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夕怀诸兄弟》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作者在除夕之夜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而且还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痛时的心声。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文化价值:

  1. 艺术特色
  • 首联“九陌笙歌岁又阑,惊人时序汉长安”开篇即通过长安的繁华景象与年末的热闹氛围形成对比,巧妙地引出了岁月变迁和离别之痛的主题。
  • 颔联“凋萧两鬓池头佩,寂寞三秋梦里兰”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兄弟相聚时刻的渴望。
  • 颈联“上苑花从今夜发,故乡书拟隔年看”则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书信往来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远在他乡兄弟的思念之情。
  • 尾联“天涯兄弟应相念,绿酒青灯可自欢”则以豁达的态度结束了全诗,寄寓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情感。
  1. 情感表达
  • 这首诗充满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特别是对远离战场的兄弟们的牵挂。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 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独感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这种孤独不仅是物理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他通过诗歌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即便身处异乡,也要坚强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
  1. 文化价值
  • 《除夕怀诸兄弟》作为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家庭观念以及文人对于友情的重视。
  • 在现代,这首诗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家庭、对友情的基本情感需求。无论是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还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首诗都是一扇重要的窗口。

《除夕怀诸兄弟》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艺术作品。它让现代人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真挚情感。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