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书劝还阙

三年孤枕卧人间,秋色嵯峨满碧山。
梅福不缘逃世隐,扬云聊得著书闲。
情知相府常开阁,可奈书生自闭关。
珍重故人相问讯,已甘萝薜老红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客书劝还阙》是明代于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于慎行,字可远,号无垢,明代山东东阿人。他是于慎思的弟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任修撰、日讲官等职。因论张居正夺情事件触怒其怒而被贬,后复起。他学问贯通,曾参与请神宗早立太子之事,累迁至礼部尚书,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终因病不能任职而逝,谥文定。
  2. 创作风格:于慎行的诗歌多有感慨时事之作,《答客书劝还阙》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该诗作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国的深情以及面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3. 主题思想:此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对个人处境的无奈之感。《答客书劝还阙》中的“三年孤枕卧人间”,描绘了诗人长期远离家乡,孤独地度过时光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秋色满碧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凄凉与寂寞。“梅福不缘逃世隐”,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在欣赏这首作品时,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以下几点:

  1. 诗人如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内心的情感?
  2. 诗人如何在诗中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3. 这首诗如何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答客书劝还阙》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深刻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