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独坐效长庆体

燕坐危楼日影迟,田家幽事亦多岐。
因防过水移门径,为碍看山剪树枝。
地简将迎全罢酒,人无酬倡少裁诗。
年荒正恐烽烟起,怅念园葵系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楼独坐效长庆体》是一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于慎行,字可远,号无垢,山东东阿人。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与冯琦并称为一时文学之冠。
  • 于慎行隆庆二年进士,曾历任修撰、日讲官等职,因直言不讳批评张居正而被罢免回家。后张居正去世,他又重新任职,但最终因病在家隐居。
  1. 诗歌原文
    燕坐危楼日影迟,田家幽事亦多岐。
    因防过水移门径,为碍看山剪树枝。
    地简将迎全罢酒,人无酬倡少裁诗。
    年荒正恐烽烟起,怅念园葵系所思。

  2. 诗意赏析

  • 燕坐危楼日影迟:描述了诗人坐在高楼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氛围。
  • 田家幽事亦多岐: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复杂性,反映了诗人对于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 因防过水移门径,为碍看山剪树枝: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无奈,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
  • 地简将迎全罢酒,人无酬倡少裁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应酬的厌恶,以及在清静中写作的愉悦。
  • 年荒正恐烽烟起,怅念园葵系所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石楼独坐效长庆体》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风骨,还可以深入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