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可大南旋

万里过从乐未休,花时胡不少淹留。
东篱晓色方含雨,上苑天香欲报秋。
岳畔携将三秀草,湖边归去一扁舟。
豫愁明夜思君处,别酒初醒月满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送可大南旋》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解析:

  1. 作者简介
  • 于慎行,字可远(又名无垢),山东东阿人。他在隆庆二年中进士,万历初年历任修撰、日讲官等职。《秋日送可大南旋》的创作背景是在张居正去世后,其家中被抄没时,于慎行劝解那些处理此事的人要念及张居正母亲和诸子的困境。
  1. 诗词原文
    万里过从乐未休,花时胡不少淹留。
    东篱晓色方含雨,上苑天香欲报秋。
    岳畔携将三秀草,湖边归去一扁舟。
    豫愁明夜思君处,别酒初醒月满楼。

  2. 诗意解读

  • 诗的第一句“万里过从乐未休”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相隔万里,但相聚的喜悦与欢乐未曾减少。
  • “花时胡不少淹留”则描绘了友人在花期之时不愿轻易离去的情景。
  • “东篱晓色方含雨”和“上苑天香欲报秋”两句分别描绘了清晨的露珠和秋天的香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怀念。
  • “岳畔携将三秀草”中的“三秀草”可能指的是某种珍稀植物,用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 “湖边归去一扁舟”则反映了朋友离开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 “豫愁明夜思君处”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夜晚思念的心情,暗喻着对友情的珍视和牵挂。
  • 最后的“别酒初醒月满楼”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时刻的感慨,以及对重逢之日的期望。

《秋日送可大南旋》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艺术才华,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