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行寄赵瀫阳年兄南粤

鸣雁发,云中羽。翮摩天举何意长,风来吹向潇湘渚。
连行接翼不忍分,忽然散落如风雨。洞庭波寒木叶稀,霜空嘹唳常苦饥。
迢迢故国日已非,闻弦虚惊使我欷。今复弹射将安归,不及衔泥双燕飞。
金窗绣户春日微,一为鸣雁行,三叹沾人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鸣雁行寄赵瀫阳年兄南粤》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鸣雁的飞翔与坠落,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氛围以及个人对于故土、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鸣雁发,云中羽”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雁鸟的飞行和形态,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暗示着迁徙的主题。“翮摩天举何意长,风来吹向潇湘渚”则进一步展现了雁鸟高飞远翔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扩展了这种情感,如“连行接翼不忍分,忽然散落如风雨”,描述了雁鸟在风中相互依偎的情景,但终因风力作用而分散,如同命运无常一般;“洞庭波寒木叶稀,霜空嘹唳常苦饥”则将视角转到了大雁飞行的目的地—洞庭湖,描绘了那里的寒冷与荒凉,以及雁群在此地遭受的饥饿。

最后两句“迢迢故国日已非,闻弦虚惊使我欷”更是深刻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及听闻音乐时的悲怆情绪。这不仅是个人的哀怨,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感受与心境。

《鸣雁行寄赵瀫阳年兄南粤》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受到后世文人的喜爱与传诵,更因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被广泛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