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
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
雄风别有赋,不羡楚兰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王世贞在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等职。王世贞还曾出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不满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终卒赠太子少保。
  1. 诗歌原文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
    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
    雄风别有赋,不羡楚兰台。

  2.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描绘:王世贞通过“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灵岩绝顶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这片天地的赞叹与敬畏。
  • 人文氛围渲染:“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两句则展现了灵岩绝顶的雄伟壮观,以及其作为道教圣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 艺术手法运用:“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两句则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佛教文化与饮酒作乐的生活情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 情感表达:“雄风别有赋,不羡楚兰台”一句则体现了王世贞的豪放性格,以及对传统文人墨客所羡慕的楚辞风格的一种超越。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不仅展示了王世贞深邃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