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赋郊居怅莫从,台孤自耸白云重。
雄风起处秋偏色,大海澄来夜不烽。
镜里湖分双日月,尊前山削五芙蓉。
遥知未浅蓬池兴,长啸何如阮嗣宗。
题沈嘉则露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沈嘉则露台》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作者简介: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他于嘉靖丁未年(1547)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作品多涉及山水之美,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理解与感悟。
诗句解析:《题沈嘉则露台》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汝赋郊居怅莫从”表达了作者面对自然的辽阔而感到的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寥和惆怅。“台孤自耸白云重”则描绘了一幅高山独立、云雾缭绕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山的雄伟和云的飘渺。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它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更便于表达复杂的情感。其次,王世贞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象征和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的《题沈嘉则露台》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思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王世贞深邃的艺术造诣,也给后世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上的旅行和文化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