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竹穿萝坐钓矶,杯行到手莫教挥。
峰头初月迎船出,树杪清霜应曲飞。
花色可沾鸡舌施,鬓毛疑拂马肝归。
君知奉使停青雀,差胜为郎在紫微。
思伯过小祗园分韵得飞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思伯过小祗园分韵得飞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技艺,同时也展示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下面将对作品及其相关信息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嘉靖丁未年(1547)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的生平和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情、记录社会现象为主,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诗歌鉴赏:王世贞的这首《思伯过小祗园分韵得飞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赞誉。诗中“洗竹穿萝坐钓矶”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钓台图景,“峰头初月迎舡出,树杪清霜应曲飞”则将自然的美景与诗人的心境巧妙融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使用了诸多意象如“鸡舌施”、“马肝归”等,增添了诗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文学价值:《思伯过小祗园分韵得飞字》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该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王世贞的《思伯过小祗园分韵得飞字》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及文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